伴随着市场乱象及口碑效应发酵,越来越多消费者在选择研学游时慢慢趋于理性。更多机构开始探索教学部分和垂直细分赛道,一些小而专的、主题性更强的研学项目逐渐受到追捧。艾媒咨询《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受访用户选择研学游目的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三点:安全性、孩子自身收获、导师素质与能力。
「今年家长在选择研学产品时更谨慎也更多元化了,更注重整个线路的行程质量,不再满足走马观花,也不再会只因为几个名校的名字就埋单。」有业内人士表示,越来越多的家长会挑选一些偏重人文、历史、自然、美育的线路,以及一些强体验性、互动性的项目。比如,西安以文化之旅为关键词的研学项目,会配备比较资深的研学导师专家,沿途带孩子深入体验古都的文化和历史底蕴。
让研学游从野蛮生长到健康成长,除了消费者理性辨别低质产品外,也离不开监管。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研学市场日趋火热,公众对研学游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亟需完善监管体系,减少行业乱象,推动研学市场健康发展,让研学游回归有「研」有「学」。
事实上,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都在加大支持和布局力度,探索研学游行业规范化发展。今年 6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从积极打造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方面部署,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主题旅游精品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