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研学课程如何研发呢?我认为优质研学在研发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强烈的初心驱使:那就是让研学不仅成为学校学科教育的有益补充,更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我坚信,研学完全可以提升学习兴趣、促进学科融合、拓展学生认知,而且能有效地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智慧。所谓“知乃行之始,行乃知之成”,优质研学课程设计就是要在知和行之间相互转化、相互导引。具体来说,优质研学课程应该从以下四个维度着手:
这其实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体现,在整个流程设计中,应该最为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研”的过程,这也是现在大多数课程中最为缺失的部分。这些课程都在尽其所有把场景内有的或者蕴含的知识和文化一股脑地告知学生,以体现课程“专业”度,但是都忽略了学生自己的探究性。这样的方式其实还是难以改变其传统“教学”的本位主义的思维模式,生怕自己“专业”度得不到体现,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并未收获深入的思考过程。在课程设计中,讲解、体验、交流等环节都是信息收集的过程。将陌生的知识或技能汇聚在大脑中,完成对所达到研学场景的人文、历史、文化、地理、非遗等信息的收集,可以为后续这些信息在应用时(研的环节)做好储备。这是学生到达约定场景后进行研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学生社交能力、生活能力、沟通能力、安全意识都会产生比较积极的作用和效果。不同场景的切换会让学生对不同历史人文、思维模式、民风民俗有所了解和体会。整个过程中,学生对国家、社会、集体、团队、个人等不同程度的社交意识也会有更深入的体会。这对于增强国家自信、民族自豪、团队意识、个人价值感也有深远的意义。
所有研学旅行一定是提升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提升思维逻辑、体验文化冲击的过程。最终的可视化成果展示,应该是对整体过程中收集的各类信息的应用和体现,这样才能将研学旅行的作用具象化。换句话说“行”就是设计一场通过应用将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能力与智慧的课程,这个过程核心就是“真”:项目要真实、导师要真心、评定要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