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劳动+科技特色课程。各学校依据新课标,梳理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的融合点,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开发“一校一品”主题式、项目式科技劳动校本课程。通过学科融合,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通过新技术的赋能,增强课程的时代性。通过创设互动教学情景,实现直观形象、交互感知等沉浸式互动劳动体验,让学生身心参与劳动体验,实现情感互动交流。
打造科技劳动+科技特色载体。依托AI,构建智慧、系统、个性化的未来劳动教育,开设乐高、盛思试验箱、3D打印等创客课程以及人工智能课程, 开发创造性劳动学习路径,实现弹性教学。使学生在更加自由、多元、开放、智能的劳动空间中解放身心、深化体验、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