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策法规

首页 > 研学资讯 > 政策法规

既要让传统的侗寨景观保存完整,又要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改变
发表时间:2024-10-18     阅读次数:     字体:【

沿着蜿蜒的山路曲折前行,直至大山深处,两侧景色变换之间,视线忽然开阔,一大片木构建筑出现在前方山谷,有着800多年历史的黄岗村到了。黄岗村位于黎平县双江镇,是典型的侗族村寨,始建于宋代,2012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顺着宽敞的主街漫步,高耸的鼓楼、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延续传统审美的木构民宿,让游客王朝明有些挪不开眼。“建筑的背后是审美,更是文化,在黄岗村,能够感受到建设美丽乡村的匠心。”王朝明说。

既要让传统的侗寨景观保存完整,又要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改变,建筑师和掌墨师费了不少心思。“当地村民延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方式,保留着许多用来储存粮食的禾仓。经过重新设计改造,不少禾仓变成了条件舒适、功能齐全的民宿。”青年掌墨师姜继俊表示。这些别具特色的禾仓民宿,已经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大亮点。

37岁的姜继俊曾在浙江五金厂务工,为照顾家庭,2013年返乡,跟随父亲学习掌墨师的手艺。从2017年到现在,他与陈国栋团队合作了六七个项目,有餐厅、民宿,也有住宅、体验馆。“这些建筑的整体布局更舒适,空间结构更富美感,根本原因在于设计理念的更新。”姜继俊认为,这种新式木构建筑十分契合人们的使用需要、审美需求以及地方传统风貌保护,“只要设计得当,木构建筑能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大放异彩。”

“我们在茅贡镇调研过,全镇有15个村,大约共有80名掌墨师,每人带一些徒弟,木构从业人员可能达到1500到2000人,潜力巨大。”为了让掌墨师群体被更多人看到,让木构建筑之美传播得更远,陈国栋还带着掌墨师和他们的作品,走进了广州、重庆等地的多个美术馆。前段时间,在上海的一个展览活动上,掌墨师现场组装木质鼓楼,引来无数观众的围观和惊叹。

陈国栋和他的团队发起了一个“掌墨师”计划,集结各地掌墨师,成立集生产、体验、研发于一体的木构研发基地,推动木构建筑适应社会发展。风雨亭、酒工坊、小剧场、生态厕所……不知不觉间,一个个既能适应现代需求又能融入周边环境的木构建筑,在贵州的乡村陆续出现,装扮着美丽家园。


 
上一篇:让木构技艺扮靓美丽家园
下一篇:育人育心,增强思政引领力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