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以“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为主题的2020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在乐山召开。来自全球三大洲、1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研学基地、教育机构、研学旅游服务商、旅行社等嘉宾参加会议。
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主席沃尔夫冈·伊德通过视频致辞,并宣布2020世界研学旅游大会开幕。世界研学旅游组织执行主席杨振之,世界研学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中国地质学研究会旅游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陈安泽;副省长罗强,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宋铭,省教育厅副厅长崔昌宏;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市委副书记曾洪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于丽,副市长周伦斌出席会议。

随着疫情态势逐渐好转,中小学开学,研学旅游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两会代表也对研学旅游的标准化及特色化提出了新的发展建议。尽管学校和部分家长对于研学的积极性放缓,但线下研学对儿童带来的文化、健康、社交、科普等教育意义使其仍受市场关注。就此,研学旅游开始蓄势复苏,在此期间,研学机构在服务标准与特色产品体系建设上需做深度研究,探索突围方式,其中,五种研学旅游产品深受关注。
营地教育起源于美国,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是基于营地中的一种创新教育形式。营员通过营地的生活和体验式的活动,实现受教育的目的。目前营地教育没有统一的概念。无论何种营地形式,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体验式学习,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营会活动,让青少年“有目的地玩”和“深度探索自己”,提高身体素养。在发达国家营地教育已经被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红色研学是有着突出教育属性的红色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围绕三大层次展开下的红色资源/文化为基础,按照教育教学与旅游发展规律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产品研发,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进行使得青少年素质得到提升、并达到传承红色精神的目的。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红色研学将获得更多政策方面的支持。
农业研学就是利用田园风光、自然资源及环境,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之体验为目的的农业经营活动。农业研学除了知识的获得之外,重在孩子心灵的体验和感受,不仅让孩子感受自然,更让孩子在感受自然的同时学会生活、感恩社会,提高孩子们的情商以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工业旅游是指以工业生产过程、工厂风貌、工人劳动生活场景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逐渐延伸到工业科普游、工业研学游等形式。当下工业研学以欧美、台湾的“观光工厂”及日本的“工厂见学”为旅游大势。“观光工厂”现已逐渐成为了台湾亲子游,研学游的首选,是一种兼具制造、观光、历史文化传承、教育意义的观光工厂模式。
科技研学是集合数理化等知识的学科体验旅行,承载体多为科研基地、博物馆等。通过特色主题定位,运用VR、AR、3D/4D等高科技手段带来娱乐化活动趣味性体验,内容需要深掘基地的科学内涵与人文精神,过程需要专业化导师引导,最终实现拓展学生的研究思维,多元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文旅产业疫后复兴,研学旅游仍有巨大发展空间。对于运营者来说,需要寻找适当贴切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最终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辨别、探究、思考、归纳、总结、吸收,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