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案例收集

首页 > 研学资讯 > 案例收集

一段乡情乡恋引发的共鸣——“红领巾”走家乡,白沙溪畔兴起“研学热”
发表时间:2021-03-02     阅读次数:     字体:【

近段时间,随着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的热播,白沙溪畔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婺城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探访白沙溪,走读母亲河,白沙溪畔掀起了一股“研学热”。

环城小学利用寒假时间,组织少先队员们进行了一次白沙溪历史文化研学之旅,在活动中了解家国历史,感受人文情怀。沿着白沙溪,少先队员们一路寻访白龙古廊桥、白沙驿站、旱龙堰。在过往1900多年里,白沙溪三十六堰屡毁屡修,就地取材,以松木打桩、篾笼装沙石等方式砌筑。以低矮的堰坝形态,配合梯级堰群的建设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体现了古人科学的治水理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少先队员们都深深地为古人的理念和智慧所折服。他们一边走读,一边畅想,用手中的纸笔记录下少年的志向和梦想。

金师附小的少先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将科学课堂“搬”到了白沙溪畔。孩子们带上烧杯、温度计、PH试纸、指南针等设备,“火眼金睛”看白沙。“红领巾”们分成若干小组,从溪中取出水样,倒入烧杯,模仿老师的示范动作,用温度计测量当日白沙溪水的温度,用PH试纸检测白沙溪水的酸碱度。白沙渊渊,春田漫漫,孩子们还学会了用指南针辨明方向。

红湖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则在白沙溪畔寻找艺术的性灵。龙桥映月、宝塔摇铃、琅琊峰回、双湖烟雨……少先队员们跟着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的款款叙述,溯流而上,感受白沙溪美的风景、美的风骨和美的灵魂。随后,少先队员们在白沙溪畔捕捉动人的一角,拿出画笔,用各自擅长的美术表达手法,描绘“母亲河”。

浙师大附小的少先队员们“小手牵大手”,带着爸爸妈妈一起走近白沙溪。这支亲子研学队伍在廊桥边感受白沙溪蜿蜒而下的婉约之美,在三十六堰灌溉工程展陈馆了解工程建筑的精妙,在溪边村民的描述中触摸因水而兴的大美婺城。

据了解,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后,婺城区组织了200多支少先队来到白沙溪畔,开展“红领巾走家乡”研学活动。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发布后,婺城区一万余名少先队员观看了影片。

婺城区少先队总辅导员苏兵婵表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成功对婺城以及婺城人都有着特殊意义。寒假期间,“红领巾走家乡”探访白沙溪,以研促学,以游助学,让少先队员们更亲近白沙溪,亲近母亲河,这对孩子们家国情怀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婺城区将深入开展白沙溪研学旅游线的打造,引导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参与研学游节点的选择和研学内容的设计,并在一定基础上开展本土教材的编写和出版。

 
上一篇:龙门:自然研学基地落户大山 空心村“复活”了
下一篇:探寻三元古迹,弘扬民族精神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红色研学活动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