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首页 > 研学资讯 > 新闻资讯

优化研学评价体系,使得评价能够促进学习
发表时间:2020-04-27     阅读次数:     字体:【

不同于学校的学科课程,它是开放性的、生成性的,因此,在对研学旅行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应该以僵硬、教条的标准来进行。评价体系的的最终目的和核心特征是应该是为了促进学习。作为学校课程的一部分,研学旅行课程的评价体系也应该贯彻这一的理念,为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课程评价是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评价质量的高低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为了实现“为了学习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研学课程评价可以做这样的设计: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评价目标。评价标准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而生成的,教师在掌握研学主题目标的情况下,将这些目标转换成学生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呈现状态,并积极寻求学生的意见,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加强了与学生的交流,更加明确了学生的需求特点;另一方面,学生对研学评价标准不会一无所知,而是根据这些生成的标准随时调整自己的研学行动。

其次,除了结果之外,也要对过程进行评价。研学评价体系应该是过程导向的评价,评价伴随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研学旅行实践课程是以活动学习为主的体验式课程,包括认知体验与情感体验,教师需关注活动中学生的每一次表现、每一项任务的完成,针对任务的性质做出合理而又适切的评价。此外,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各种反馈信息,基于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评价方式,同时促进学生学会运用评价信息适时适度地调整自身学习。
此外,一个完整、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应该包含学生自评与互评。所谓自我评价是学生自身评价自己的学习状态,依据自己已有认知和外界获得信息审视自身,客观认识自己并了解自身的真正状态,以调整以后的学习活动。相互评价即同伴之间互相评价学习进度状态。研学旅行课程是在真实情境中进行的、学生集体参与的活动式课程,因此能够把握学生活动学习真实状态的莫过于学生自己以及同伴了。学生在监控自身学习状态的同时,提升自我效能感以及成就感,实现研学课程认知的深度体验。若综合使用同伴互评,在交流中彼此琢磨各自的知识与见解,则益于个体自身知识面的拓宽以及合作精神的培养。

基于研学旅行课程的特殊性,在制定研学评价标准时应注意强调师生互动、实施过程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制定出多维、立体的评价标准来综合性考察研学实施的效果。


 
上一篇:综合实践教育中,人工智能可以为孩子们做什么?
下一篇:切实发挥好牵头作用综合施策 在持续加强中不断推进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