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电视台《研学旅行公开课》节目,是中国教育电视台携手北京游学网和北京大潮研学国旅等单位共同创办的系列电视节目,计划从即日起至2020年6月,完成第一期共15集(暂订)节目的拍摄。此节目通过政策权威解读、标准制定研讨、成功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分析、专家答疑解惑等电视专题节目形式,引导各学校按教育逻辑、规律和原则做好教育与旅行的科学有效融合,以达到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促进研学旅行健康、稳定、科学发展。
节目组官网www.youxuewang.com.cn

9月18日,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德育研学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心、中国教育电视台《研学旅行公开课》节目组主办的中国教育电视台《研学旅行公开课》节目启动仪式暨首届北京研学旅行课程设计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八一学校隆重举行。来自全国三百多所中小学的校长、研学教师及有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

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2017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这两个重要文件的出台,旨在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让学生走出校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教育部文件出台两年多来,各地积极探索开展研学旅行,部分试点地区取得显著成效,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积累了有益经验,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外研学旅行专家、学者和知名校长,就大家普遍关心的“研学旅行课程的育人价值”“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怎样将校内课堂中教育教学重点、难点,在校外研学旅行实践课的过程中加以解决”“研学旅行规范管理建设”“学校研学旅行法律体系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主办单位中国教育电视台文体节目中心靳黎明主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祁靖一社长、北京游学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信分别就节目拍摄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解读。

中国教育电视台文体节目中心靳黎明主任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祁靖一社长
会上参会嘉宾与主办单位领导共同参与了节目启动仪式。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在“研学旅行开启实践育人新领域”主题报告中详细阐述了研学旅行的育人价值和实施过程,指出研学旅行是一种综合育人的新型课程形态,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让学生在共同生活中学习,在旅途中、社会上学习,需要纳入课程视野。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
美国教学标准委员会专家贝弗莉·安·秦博士在会上作了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和研究论文的能力”的主题报告,向与会嘉宾介绍了美国中小学是如何开展研学旅行的。她指出,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小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过程”,并给出了教师教导学生完成这些“过程”的策略,即学生需要有目的性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或小论文创作;学生应该提出问题:如何开展这个研究性课题;学生应对研究性小论文范例进行研读及解析;要了解研究性课题所面向的读者和受众;学生需要起草、修改、编辑他们的研究性小论文等。

美国教学标准委员会专家贝弗莉·安·秦博士
随后,北京八一学校校长沈军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在研学旅行课程方面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八一学校校长沈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校长郑瑞芳
北京市教育学会社会大课堂教育研究会副主任高付元向与会者介绍了北京市社会实践大课堂(研学)规范化建设管理实践经验,并分享了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标准化建设成果与未来思考。

北京市教育学会社会大课堂教育研究会副主任高付元
在校长圆桌论坛环节,北京市八一学校副校长王华蓓、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执行校长鲁爱茹、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副校长赵志勤、美国贝茨技术学院校长周琳聚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研讨,并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实践经验及思考。

校长圆桌论坛
下午,与会者分别在三个分会场围绕“学校研学法律体系建设”“学校如何招标采购研学旅行服务商”“研学旅行专业保险、安全保障与风险转移”等主题与专家们展开了交流和讨论。




北京游学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信
中国教育电视台委派北京游学网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信为《研学旅行公开课》节目总策划。
节目组诚邀全国各中小学校参与《研学旅行公开课》节目的策划与录制,节目详情及报名方法可登陆北京游学网
www.youxuewang.com.cn查询。
节目策划咨询
周老师 13701372476 010—64811036
李老师 13810400054 010—64811540
曹老师 13910890781 010—6493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