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案例收集

首页 > 研学资讯 > 案例收集

委员建议:加强城乡研学教育联动,助力乡村振兴
发表时间:2025-04-25     阅读次数:     字体:【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曹县磐石街道五里墩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提出加强农村研学教育发展的建议与此同时,全国人大代表、恩施高中政治老师张琼丽提出了关于红色研学发展的建议,强调需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共享,提升红色研学的品质和吸引力。两位代表的建议致力于推动研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农村学子和青少年的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自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此后,研学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推广。2017年10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

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王银香代表根据履职期间了解到的情况,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研学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国家在农村、研学、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相契合,也反映了当前农村研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她希望推动解决农村研学教育资源不
四是为贫困学子提供研学资金支持。由财政支持为贫困学子提供补贴资金,联合研学基地及相关企业组建公益基金,鼓励社会提供交通、食宿、安全险等方面的保障,确保每个学子都有参与研学课程的权利。
均衡、意识缺乏、配套服务不完善及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问题。


王银香代表指出,近年来,研学教育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引导下,各地区在研学教育基地遴选、研学课程开发、研学安全保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但与此同时,各地因经济社会状况、教育理念差异等原因,导致研学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更大。

王银香代表分析称,中小学生研学教育作为衔接校内外的创新形式,面临四方面挑战。首先是,资源不均衡。农村及乡镇地区因经济条件限制,缺乏美术馆、博物馆等设施,且本地资源未充分开发。其次是,意识上的缺乏。家庭与学校仍过分关注分数,忽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部分学校负责人不愿承担责任。第三是,配套服务不完善。研学涉及交通、安全、食宿等多方面,尤其在乡村地区,服务紧缺,成本高。最后,乡村研学还存在宣传方面的不足。乡村地区对研学实践教育的了解有限,推广力度不足。

一是借助社会资源,加强乡村研学基地建设。政府应主导整合地方自然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自然研学课程,如农耕体验、野外考察、生态科普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同时,鼓励有特色的产业单位参与研学基地申报,并给予资金支持,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


二是不断丰富研学教育课程内容。各地应根据自身特色,打造主题研学线路,如农耕文化体验线、民俗文化探秘线、生态环保教育线等,明确主题和教学目标。借助高校资源,在师资培训、课程设计研发等方面提供帮助,推进研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加强对研学教育的宣传引导和监督检查。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媒体宣传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对研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帮助农村中小学制定合适的研学规划,确保研学活动规范开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当全国都在卷研学,如何靠热带基因 + 标准话语权,跑出素质教育新赛道?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