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策法规

首页 > 研学资讯 > 政策法规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教书
发表时间:2024-10-23     阅读次数:     字体:【
逃离了学生,逃离了学生的心灵,逃离了属于学生自己的世界,我们给予学生的教育,就只是一个没有生机与活力的知识的世界,就只是一个充满表演与作秀的世界。


1

教师的成就感从哪里来?


今天当教师,成就感是越来越少了。当整个社会财富在增加的同时,教师的相对收入可能在不断下降,尽管这个职业的稳定性是高的,但整个社会的快速发展,早就让流动性的好处得到全面的张扬,稳定性的益处只能在社会慢速发展中才能够彰显。

当整个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时,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富有个性,甚至变得越来越任性,不要说让教师去教育这些个性张扬的学生,就连去接受他们,都变得越来越艰难。

一方面,是教师的相对经济地位在下降;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职业影响力在相对下降。在双重压力下,留给教师的话语权,一是抱怨教师这个职业的苦难,二是抱怨学校管理的愚笨。

可是,所有的抱怨都换不回一点点的成就感,只会让自己越发的可怜自己,越发的同情自己,越发的让自己把自己封闭起来,用封闭与冷漠来保护自己。

有了成就感,再苦的工作,都不觉得苦,因为苦让我们尝到了甜;没有了成就感,再轻松的工作,也会让我们觉得辛苦,因为让我们觉得辛苦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无望的未来。可是,教师的成就感在哪儿呢?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教书!只有通过教书这个过程,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教师的教学成就感才会形成;如果我们只是教书,哪怕实现了教书自身的目的,也很难逃脱把学生当工具的指责。

可是,随着分科教学的全面推广,数学教师是教数学知识的,语文教师是教语文知识的,这些观点变得天经地义起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已经成为了一个需要学生背诵的知识点而已!

在学校里,只要课上得好,只要成绩考得好,那就是有地位的教师;至于我的课上好了,学生是否学得好;至于成绩考好了,学生是否发展得好,那就不知道是谁的责任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可是最为艰难的,并不是如何设计学生的灵魂,而是如何走进学生的灵魂。

当两三千名学生站在操场上时,你会认为这个操场就是一个世界,而他们只是这个世界中的元素,如果他们穿着同样的校服,你甚至还会认为,在这些元素与元素之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可是,当你和一群又一群的学生谈话时,当你和一位又一位的学生对话时,你就会发现,没有一位学生是相同的,完全可以说,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有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里有着和别人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有着和别人完全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着和别人完全不同的人生打算。


 
上一篇:文化底蕴厚 发展底气足
下一篇:打开学生的“心理黑箱”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