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话言近旨远。正是文化的力量,赋予了我们坚守正道的定力、砥砺前行的动力、改革创新的活力。
一年来,高擎习近平文化思想旗帜,中华文化“一池春水”生气盎然,神州大地升腾“郁郁乎文哉”的盛大气象。
文化自信自强塑国魂——
2024年8月2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亲切接见载誉归来的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
“你们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看到了中国开放包容、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志气、锐气和底气。”习近平总书记为奥运健儿点赞。
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一个自信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呈现在世人眼前。
文化自信正不断融入全民族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焕发出更为主动、更为强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自信来自于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体现在我们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的由衷热爱之中。
北京延庆,雄伟长城蜿蜒在崇山峻岭间,八达岭长城景区游人如织。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石峡村的乡亲们回信,勉励大家“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财富世世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