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音乐的孩子一般都是性情开朗、活泼、乐观大方、习惯宣传和表现自己,不少性格内向的孩子通过学习音乐后,性情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处事待人热情大方,更加喜欢与人沟通聊天。
音乐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平台与抓手,比如,高音给人感觉明亮、兴奋、小而轻、活跃;低音给人感觉昏暗、压抑、大而重、沉闷。
学习音乐可以提升感性素质,可以提升人听知觉的组织能力、想象能力,可以提升人的注意分配能力和肢体控制反应与协调配合能力,整合非常复杂的心智和肢体的能力。
音乐能力的关键期是3到5岁。这段时间是孩子开始感受节律和旋律的最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孩子自己制造旋律和节律的关键期。
希望孩子在音乐方面能够有所发展的家长,一定把握这个时期。
我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做兼职教授的时候,每年我都会问学生一个问题:5岁以后才开始学习音乐的,请举手。没有一个。这个案例,各位家长可以做借鉴。
但不等于这时才开始对孩子音乐教育。
0-3岁就可以对宝宝进行音乐启蒙,音乐启蒙绝不等于让宝宝学习一样乐器,学唱几首歌曲或学会几个在别人面前表演的节目。
宝宝对于音乐的感知会经过一个“对声音好奇——倾听好听的声音——探索和发现各种声音——感受与欣赏音乐作品”的过程。
音乐启蒙对小年龄宝宝来说,一是促进宝宝听觉能力的发展;二是以音乐陶冶性情,调节情绪,丰富情感;三是形成良好的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