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政府声音

首页 > 研学资讯 > 政府声音

委员谈“小学生厕所社交”,作为研学人,我们又可以做些什么
发表时间:2024-03-19     阅读次数:     字体:【

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就此停留在了厕所里。”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针对“厕所社交”提出的建议,引发舆论关注。


所谓“厕所社交”,指的是学校不允许学生课间出教室,甚至不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的情况下,被逼无奈之下只能躲进厕所里社交。


厕所社交的本质是孩子们在寻求一种非正式的、能在有限空间和时间内进行的社交方式,以缓解学习压力和寻找同伴间的归属感。然而,这种现象也引发了人们对教育环境和孩子心理健康的担忧。

事实上,“厕所社交”并非孤立存在,它是教育环境中多重问题交织的结果。


一方面,学校对安全问题的过度担忧导致课间活动受到限制,使得孩子们失去了在阳光下奔跑、在操场上嬉戏的自由。另一方面,家长们的教育焦虑也无形中加剧了这一现象。他们期望子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却往往忽视了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和成长的规律。


简而言之,“厕所社交”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为何孩子们只剩下了“厕所社交”,别无选择。

那么,如何改变?


而作为一名研学人,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应该只是局限于教室和课本。它应该是广阔的、多元的,能够让学生在实际体验和探索中获得成长。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外出活动,更是一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的教育形式


通过研学旅行,孩子们可以走出教室,接触大自然和社会,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他们可以在亲身体验中培养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和创新实践能力,也可以在深入了解社会与自然中培养起对世界的敬畏与热爱。


更为重要的是,研学旅行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正是当前教育环境中所缺乏的。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与需求。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为主动探索世界的探险家。他们可以在旅行中收获快乐,也可以在快乐中收获成长。


面对“厕所社交”这一现象,我们应该从更深层次上思考教育的问题。我们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为他们提供更加全面、多元的教育环境。


 
上一篇:重磅!研学旅行发展扶持办法先行出台
下一篇:城市研学 | 探索文旅新融合,深度解码城市文化脉络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