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优秀成果评选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农架林区文化和旅游局:
今年7月至9月,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组织开展的“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掀起了暑期游湖北的热潮,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为全面总结“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成效,推出一批优秀研学旅行成果,我厅将组织开展“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优秀成果评选,现将《“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优秀成果评选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特此通知。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年9月14日
“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优秀成果评选方案
为深入总结“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成效,推出一批优秀研学旅行成果,调动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发展研学旅行的积极性,推动我省研学旅行产业发展,我厅将在全省组织开展“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优秀成果评选,现制定评选方案。
一、评选标准
本次评选类别主要分为优秀研学课程、优秀研学笔记和优秀组织单位。
参与评选的研学课程、研学笔记应为2023年暑期(5月—9月)在湖北省内开展的研学活动中呈现或产生的内容。具体条件如下:
(一)优秀研学课程
优秀研学课程的申报主体包括研学服务机构、旅游景区、研学基地等。
所申报的研学课程必须为本单位自主研发,无知识产权或其他法律纠纷,无投诉或安全事故发生。
除此以外,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1)课程目标明确。具有较为清晰的学生定位,课程目标设定符合核心素养和综合实践课程纲要有关要求,能结合学生学情、研学资源特点、现场具体情况进行课程设计。
(2)课程内容生动。课程内容符合课程主题和课程目标,能体现一定的地域文化特色。内容丰富,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教育性和体验性。
(3)线路安排流畅。课程中所包含的线路流程安排合理,研学前、中、后各节点组织有序,能保证研学内容有效落实和学生有效参与。
(4)评价体系完善。有相对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维度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课程结束后学生能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课程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5)市场认可度高。该课程拥有较好的研学市场认可度,用户评价较好,暑期累计接待学生数量达到一定规模。课程具有可持续性,能长期推广使用。
(二)优秀研学笔记
优秀研学笔记的申报主体以参与研学的学生为主。
研学笔记应符合以下条件:
(1)笔记内容生动。研学笔记应围绕本次湖北开展的暑期研学活动展开,充分体现参与研学活动后的感受与思考,体现研学者的创新创造能力,内容生动活泼,充满正能量。
(2)呈现形式多样。研学笔记形式不限,可以通过文字、视频或图文等方式呈现。文字形式的研学笔记,应不少于800字;视频形式的研学笔记,时长不少于1分钟;图文形式的研学笔记,文字不少于500字,图片不少于5张。图片应采用JPG格式、视频应采用MP4格式。
(三)优秀组织单位
优秀组织单位的申报主体为2023年暑假期间组织开展了“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的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
具体应符合以下条件:
(1)积极组织活动。2023年暑期(5月—9月)至少组织了1场以“暑期第一课”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活动成效明显。
(2)宣传力度较大。策划开展了高频次、多维度的暑期研学旅行活动宣传,在各类媒体上发布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内容。
(3)宣传效果良好。策划开展的活动或宣传报道网络传播热度较高,点赞量、转发量或网络阅读量累计达到一定规模。
二、申报方式
(一)优秀研学课程
申报单位填写“暑期第一课”优秀研学课程申报书,并将申报书和有关佐证材料提交至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审核盖章后统一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优秀研学笔记
申报单位或个人可以将申报材料提交至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由市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推荐报送至省文化和旅游厅,也可以直接将申报材料报送至省文化和旅游厅。
(三)优秀组织单位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工作总结,并提交“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宣传工作开展情况佐证材料(包括宣传文稿或视频的链接、截图等)。
三、有关要求
一是广泛发动。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要高度重视本次“暑期第一课”研学旅行活动优秀成果评选工作,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发动当地旅行社等研学服务机构、旅游景区、研学基地等积极申报,每个市州文化和旅游局应至少推荐申报2项研学课程和2项研学笔记。
二是严格把关。
各市州文化和旅游局要认真审核申报材料和申报主体资质。申报内容应体现本地暑期研学旅行活动成效,凸显地域研学资源特色,不得存在法律纠纷、负面舆论或意识形态风险;申报单位应未被列入行业管理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