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研学路线

首页 > 研学资源 > 研学路线

梦回唐朝——无双盛世读长安
发表时间:2021-06-22     阅读次数:     字体:【

(一)课程综述


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是炎帝故里及黄帝的葬地。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大夏、西魏、北周、隋、唐 14 个朝代在陕西建都 。中国九个大一统王朝中有 4 个(秦、西汉、隋、唐)建都西安(咸阳),留下的 帝王陵墓共 79 座,被称为“东方金字塔”。陕西是中国五大重要科教高地之一, 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8 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及 10 余所陕西省省属高水平大学或省部共建高校。陕西有三项九处世界遗产,分别是: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大明宫、未央宫、彬县大佛寺石窟、张骞墓。

“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这是一次血液中融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英雄气概的洗礼;通过陕西的文化体验式互动,把包容、大气、自信、勇敢的周秦汉唐人文精神植入心田;来西安吧,这是中国梦生成的地方,那会让你把唐人、汉人的自信,融入到血液里,绽放在笑颜!



(二)课程目标


西安,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这座中国历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有着丰富的历史古迹,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璀璨文化。

本次研学将带领同学们感受文化与梦想的都市,体验人类精神故乡的人文情怀,增加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让同学们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读懂华夏千年的文明和璀璨的历史文化,彻底了解丝绸之路的发展。在研学旅行中学会爱护大自然,热爱生命,真正懂得历史的文明需要不断的付出,让大家深切的感悟到民族的强大任重道远,同时也学会感恩。一千年中国看北京,五千年中国看西安。从秦统一六国到大汉王朝,从盛唐气象到“安史之乱”,从近代内忧外患到新中国统一,深入学习千年历史文化。亲临世界沧桑遗迹,见证文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气息,研究并探讨中国古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产生的深远影响,加深对秦朝历史的学习。寻味“诗”人文思,感怀当年“圣”景。在文化胜地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身临其境触碰与学习多样历史,使同学们学以致用,以诚意之心格物致知,立修身之德。



(三)课程亮点


1.“秦皇汉武”帝王篇:

从秦始皇到汉武帝:对话秦始皇,了解大秦帝国的兴衰,兵俑制作,传承匠心,数字复原兵俑,寻找千人千面中的自己;铁马金戈,战争之殇,秦汉争霸,穿越恢宏大气的战争年代

武帝汉家营:汉武帝刘彻的丰功伟绩,了解多个统一

《秦汉风云》历史剧:从秦并六国到汉统天下,跨越 20 年风云激荡,演绎秦汉更替时期荡气回肠的历史传奇

2.“陕西非遗到民俗民风”关中民俗篇:

从陕西非遗学习,皮影戏、木偶戏—到民俗民风;关中民俗博物院

3.“延安精神,薪火相传”红色爱国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4.“汉风唐韵,盛世长安”盛世绘集篇: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明城墙,是目睹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四)课程安排


Day1:启程

Day2:西安博物院、关中民俗博物院

Day3:枣园革命旧址、清凉山革命旧址

Day4: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旧址

Day5:兵马俑博物馆、明城墙、永兴坊


(五)课程内容


Day1夜晚22:25-00:30:启程

G52830航班前往陕西


Day2上午:西安博物馆、小雁塔

西安博物院的主体建筑——博物馆(文物展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陕西历史博物馆的设计者、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创意设计,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理念创作,突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同院的小雁塔以及荐福寺古建筑群相得益彰、交相辉映。2004年在新闻媒体发起的评选活动中,该博物馆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小雁塔本名“荐福寺塔”。始建于公元707年(唐中宗景龙年间),位于唐朝长安城荐福寺,是为了存放唐代高僧义净从天竺带回来的佛教经卷、佛图等而建的佛塔。小雁塔所在塔院是荐福寺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塔院并不在荐福寺内,唐朝末期的战乱中,荐福寺屡遭破坏,寺院毁废,只有小雁塔得以保存。后来荐福寺迁入塔院内。明、清两朝时期对荐福寺和小雁塔进行过多次修缮。


Day2下午:关中民俗博物馆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收集、抢救和保护周、秦、汉、唐以来的历代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和群众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这些藏品从不同层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历史风貌。被誉为“地上兵马俑”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马桩引人注目,精美的石雕工艺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间石刻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增添了重要内容,是中国北方关中地区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基因仓和标本库。


Day3下午:枣园革命旧址、清凉山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处。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遂改名为“延园”,现旧址大门石柱两侧尚有康生当年所书“延园”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并领导全国人民为争取民主团结,和平建国,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


Day3夜晚:窑洞博物馆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是独特的民居形式,是陕北农民的象征。具有十分独特的民俗文化和民族风情。在这里,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人民创造了陕北的窑洞艺术(民间艺术)。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小小窑洞浓缩了黄土地的别样风情。


Day4上午: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和陕北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延安革命纪念馆就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最为生动的教材,是中国20世纪一个辉煌的聚光点。1996年被中宣部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王家坪革命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隔延河与城相望。1947年3月,国民党占领延安后,这里的部分建筑遭到破坏,1949年按原样进行了修复。这里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等。军委礼堂位于王家坪旧址入口处,是七间高大宽敞、四角翘起的大瓦房,可容纳近千人。

杨家岭是中共中央驻地旧址,位于延安城西北2公里处。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居住。1942年在此建成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21日在中央

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


Day5上午: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它以秦始皇兵马俑为基础,是在兵马俑坑原址上建立的遗址类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

秦俑丰富而生动地塑造了多种具有一定性格的人物形象。其风格浑厚、洗练,富于感人的艺术魅力,是中国古代塑造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既继承了战国以来中国的陶塑传统,又为唐代塑造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人类古代精神文明的瑰宝”。


Day5下午:明城墙、永兴坊

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隋唐长安是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墙圈定的都城比当时罗马城大7倍,比一千多年后成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大一倍多。直到唐朝末年,随着李氏王朝的衰落,长安城才在改筑时放弃了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规模明显缩小。

永兴坊主要以关中牌坊和具有民间传统的建筑群组合,形成古里坊式布局,展示古长安城的街坊式形态和历史生活气息,以及传统民俗生活空间。依托古城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传承历史、彰显人文,进出有序、错落有致,内涵丰厚、做旧如旧,内敛外聚、动静分离等风格特色上,实现与古城墙历史景观系统的高度和谐。


Day下午16:25-18:15:返程

G52829航班返程

 
上一篇:三晋园游会——透过古城看山西
下一篇:大圣归来——桂林山水成长夏令营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