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案例收集

首页 > 研学资讯 > 案例收集

西安研学--水利-郑国渠的“万世之功”
发表时间:2021-06-08     阅读次数:     字体:【

7.jpg


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东方六国唯恐被秦国出兵讨伐,其中韩国国君最为坐立不安。韩国是战国七雄中国势最弱的一个,却又偏偏紧邻秦国,处在秦国向东扩张的重要位置上。所以韩国一位大臣给国君献了这样一个计策:派人去劝说秦王兴修水利,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此来拖垮秦国,秦王便无心东进伐韩了。于是韩王派遣著名的水工郑国去实施“疲秦之计”。
郑国来到秦国,向秦王仔细陈述了修渠灌溉的种种好处。秦王嬴政不仅采纳了郑国的建议,还命令他主持这项工程,并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4.jpg


工程进行中,秦国发现了韩国的阴谋。秦王要杀掉郑国,郑国不慌不忙地对秦王说:“不错,这确实是我们韩国的‘疲秦’之计,可是终究不会成功。因为它虽然可以让韩国苟安数年,却为秦国造福万代啊!我是一个水工,我坚信这是崇高的事业,不忍心半途而废。如若不然,我早就在大渠开工后逃之夭夭了,何苦冒着被识破的风险,尽心尽力地在工地上奋斗呢?”
郑国泰然自若,又句句在理,加上大渠的修建确实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秦王相信了郑国,并让他继续主持修渠。
经过约10年的时间,大渠修成,果然扩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里说:“渠就......关中为沃野,无凶年”(水渠建成后......关中变成肥沃的四野,不再有饥荒)。农业丰收,使秦国国力大增,为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大渠建成后第六年,秦军出兵。九年之后,秦统一天下。
为了表彰郑国“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给这项水利工程取名叫“郑国渠”。 民间也有赞扬郑国的诗句:“郑国千秋业,百世功在农。”

5.jpg

郑国渠

郑国渠是我国古代一项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秦王政( 即后来的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它起自陕西泾阳县西北25千米泾河北岸的谷口,引泾水向东注人洛水,流经泾阳、三原、富平、蒲城等县,长达150多千米,灌溉面积达280万亩。郑国渠在设计和建造上,充分利用了河流和地势特点。比如,渠首位置选在泾水流入渭北平原的峡口下游,这里河身较窄,引流不用修筑过长的堤坝;河床较平坦,水流减缓,部分粗沙得以沉积,减少了渠道淤积。再比如,采用“横绝”技术,即把沿渠小河截断,将小河的水导入干渠之中。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郑国渠的水源,另方面把小河下游腾出来的土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这些都表现了古人的杰出智慧。

6.jpg

来源:长歌行丨西安研学

 
上一篇:华东红色党政学习六日(上海+嘉兴+杭州)
下一篇:西安研学|追忆红色岁月 传承延安精神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