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首页 > 研学资讯 > 新闻资讯

研学旅行这一教育形式的教育理论基础
发表时间:2020-04-29     阅读次数:     字体:【

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活动课程,必须把课程理论作为其最基础的理论依据。那共同构成研学旅行的课程理论基础的是下面的教育理论。

研学旅行是近年来才逐渐在我国流行的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关于研学旅行的概念,国家在其颁布的文件中有明确的说明,研学旅行被定义为: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实践活动。从中可以看到,研学旅行这一新的教育形式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展开的以培养中小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的教育活动。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活动课程,必须把课程理论作为其最基础的理论依据。那共同构成研学旅行的课程理论基础的是下面的教育理论:

(一)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亚里士多德、夸美纽斯和卢梭。作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之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他认为,教育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倡导应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分阶段进行教育。夸美纽斯明确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卢梭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的本性,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培养自然和自由的人,他主张受教育者应该步入大自然,走进社会,直接的接触与观察自然万物,反对空洞的文字说教。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主张教育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征,让学生走进自然,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知识学习和身心成长。研学旅行强调学生深入自然学习知识,促进身心发展,这也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实际应用。

(二)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其思想受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影响,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认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离不开生活,教育应该通过生活进行,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无论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强调教育应该与生活相结合,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走出课堂,来到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情境,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刻体会教育和生活的联系。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等待被动输入的过程,而是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而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学习的主动建构性;二是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任务是通过参与学习活动的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和共同分享学习资源来完成的;三是学习的意境性,强调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广泛而深度的融合。研学旅行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旅行让学生深入真实的社会情境,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体验,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


 
上一篇:研学旅行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以什么为目标?
下一篇:劳动教育要在融合上下功夫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