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中小学不敢组织学生开展集体活动,这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瓶颈,或者说是一个顽疾。其原因也很清楚,担心发生意外事故,学校怕打官司、负不起责任等等。在这种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中小学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逐步建立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这无疑是对研学旅行的重要地位的肯定。

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促进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有利于推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从小培养学生文明旅游意识。
虽然国家现在已经放开了生育政策,但现在的中小学生还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相较于非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更强,集体意识则相对弱一些。如何培养独生子女的集体意识,不仅是家庭的问题,也是学校和社会应该去考虑的。研学旅游是能够让中小学生集体吃饭、集体住宿、集体生活的活动,更能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集体意识,是对孩子情商和生活能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