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承德研学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资讯

首页 > 研学资讯 > 新闻资讯

莫要让研学旅行成为奢侈品
发表时间:2020-04-21     阅读次数:     字体:【

研学旅行是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

2016年底,教育部等11部委推波助澜,发布了《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研学旅行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此后研学旅行便如雨后春笋般接踵而来。研学旅行作为国家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本应该成为常态的研学旅行,然而研学旅行在中国实际执行率确不尽人意。不少学校以安全风险为理由,不让学生参加研学旅行。或有不少学生家长以“分数至上”为原则,认为研学旅行是一些无用的课程,很浪费时间与金钱,与孩子取得好成绩、考取名牌大学相比无关紧要,从而使得研学旅行成为不可多得的“奢侈品”。
研学旅行是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等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依靠课堂内外老师和家长的说教,然而通过研学旅行,可以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让他们对社会有所体验和感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

研学旅行是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不是学校课堂的“搬家”。要想让研学旅行发挥真正的作用,应注重“知行合一”,强调在集体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与同伴相处的机会,从中学会做人做事,学会与其他人和谐相处。同时注重让学生们获得亲身体验,倡导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通过动手做,实现做中学,而不仅是看一看、转一转。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经过千百年实践验证的经验早已深入人心。研学旅行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它可以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神坛”,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它不仅让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在研学旅行中得以强化,而且让孩子在真实的社会中去锻炼,有利于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角色意识和担当精神。许多不能从课本上获取的知识和发现,只有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才能完成。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不能越俎代庖,替孩子回答一切。


 
上一篇:国外的研学是怎样的
下一篇:后疫情时代”导游人才如何培养

Copyright  ©  2019-   承德研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冀ICP备2023036728号-1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未来城4号地101底商   电话:15097812499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友情链接: 承德广电局   承德监察委员会   承德市公安局   承德规划局   承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承德县人民政府   承德社保局   承德贴吧   和合承德网   承德新闻网   承德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北省教育厅   承德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