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下午,在香港青年会书院四位老师的带领下,“‘同行万里’香港高中生内地交流计划——福建省历史文化及海上丝路考察之旅”一行47名师生迎着阵阵夏雨送来的凉意来到厦门第一中学参访交流。厦门第一中学谢凯灵副校长和校台港澳办公室余宪林副主任热情接待了参访团一行。厦门市委台港澳工作办公室郑婉宜副处长到校关心和指导。

这些香港师生是通过香港教育局主办的“同行万里”香港高中生内地交流计划而来的。“同行万里”香港高中生内地交流计划是香港教育局国民教育支援计划之一,属于香港高中生的一门实践课程,旨在通过香港学生的亲身体验交流,有效提升他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度、增强民族自豪感,强化香港国民身份认知教育。
在高一年段长郑小蓉的安排下,参访团分成四组入班观摩了高一年的数学和历史课堂。一中的同学们对远道而来的同胞们给予了热情的欢迎。

课后,参访团在捷中图书馆下合影留念,接着到3号报告厅入座。余宪林副主任向香港师生们介绍了厦门一中的概况。一中逾百年的璀璨校史、高标准的教育管理、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以及高大上的教学设施让同学们连连发出“哇”的惊叹声。
厦门第一中学历史组李文君老师为香港师生们开了一堂“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海上丝绸之路”的讲座。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讲到21世纪最伟大的发展倡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抚昔思今,增进了香港师生们对海上丝路发展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师生们一起分享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经典段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少年是国家强大发展的力量源泉,国家的强大在于青少年的强大。
讲座结束后,余宪林副主任代表学校接受了香港师生团赠送的象征友谊的锦旗。香港同学还主动分享了此行所感。罗正熙同学说,这里的学生上课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很值得香港学生学习;刁志龙同学说,这里的历史课堂模式与香港差异大,一中老师课堂效率高,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更多;陈梓轩同学说,一中老师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讨论与思考的时间较多,课堂难度虽然更大,但老师教学方法好,学生素质高,难不倒一中的学生;邓靖龙同学表示,相比香港的小班教学,这里的班级学生人数多但却更有秩序有纪律,学生上课非常认真。

参访结束后,香港师生们对一中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此次参访,增进了他们对内地教育制度、厦门的教学模式、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及海上丝路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了两地教育界的交流,收获满满。
此文章来自于网络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